我的2013——青春的躁动

我一直在想,青春是什么? 我们处于这一个时期究竟什么才是属于我自己独特的青春。2013年有一部电影叫《致青春》,我在电影院里和阿泽看了,没有对其有着什么样的深刻体会(对于我而言),可是2013年这一年所发生的事令我深深体会到了什么是青春。

        记忆仿佛应该从元旦从南充到重庆的骑行之路开始,我,阿泽,小建,波波,老王骑着自行车从学校沿着G212国道花了两天的时间到了重庆,路途经历很多未知的因素,由于大家还是第一次经历长途的跋涉,加上重庆的山路是公认的难走,所以大家身心都有些疲倦。到了重庆,繁华的大都市映入我的眼帘,重庆有着小香港之称,我们找好住宿的地方,第一天晚上是老王姐姐和姐夫请我们吃的重庆特色的火锅,大家吃的也是非常爽。第二天就开始我们正式游历重庆之路了,早上我们坐轻轨到了磁器口,这个像古镇似的巷子和街道,里面有很多特色小吃和玩的。逛了一上午波波仔重庆的朋友就把我们叫去了,那位同学请我们吃了汤锅,下午的时间我们就去附近的大学城转了转,也不知不觉得坐车到了洋人街(感觉我们行程安排的紧锣密鼓的),在洋人街我和阿泽坐了索道,俯瞰洋人街全景,如果那时候有一个相机的话,应该能记录那专属的美,不过那已经深刻烙入我的心里。晚上时分,怀着对解放碑朝天门的期待,我们坐上了一辆小型的面包车穿过繁忙的街道,四面大城市专属的夜景映射着夜空。到了朝天门码头,我们照了相,就陆陆续续的往解放碑前进了,一直到了晚上九,十点的样子,由于波波的同学要早点回去了,我们就把她送到了的士上面,我们自己坐着地铁回去了。这里有一个画面让我时常回想起,人在囧途啊,我们狼狈的买票,狼狈的冲向候车室,感觉自己在进行着百米赛跑一样拼劲全力,最后我们还是赶上了。回到旅店我们已经是精疲力尽了。第三天小建由于家里有事,就先回去了,我和另外的几个伙计早上去看了红军馆里面的遗迹,下午去了渣滓洞,这里还是要感谢老王的建议和决定。下午为了找个寄送自行车的地方而在重庆城里面到处骑行.......

        过年期间我拿着一本《穆斯林的葬礼》细细品味着霍达这位女作家华丽的词藻以及回族文化的洗礼和熏陶(因为以前十分喜欢一个女孩也是回族的),看文学题材的小说大概是来自于读余华的作品《活着》,那时已经被它震撼的体无完肤,迷上了文学的魅力,然后我发现了影响我人生的一本书和一位作家——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当时正值大三,繁琐的课程和枯燥无味的课堂已经让我失去了信心(也许类似我这样的大学生有着同样的体会),于是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索性拿着一本《平凡的世界》来看(这里要感谢我的初中的兄弟—均,是他空间的有关这书的体会让我有了极大的兴趣),这本书是分三卷,于是我在看第一本的时候就被里面的一句话深深吸引住了——少安哥,我愿意一辈子和你好,这一句话就像在沙漠中口干舌燥突然下起的小雨,缠缠绵绵侵入我的心扉。我无法自拔的看着起来,计算机网络实践,Jsp/Servlet就在我这疯狂的看书过程中慢慢流逝......晚上回到寝室也开着台灯看着起来。在过年前就把三卷书看完了。

        过完年开学的时候我已经是大三下学期了,很多培训机构疯狂的推销他们的考研课程,由于我和阿泽已经报了全程英语,数学,政治,所以已经做好了准备。专业上也出现了很多杀出的考研人马,由于2014年又是一个就业季,所以大家也做了这方面的打算,但是考研过程中的我已经按耐不住心中的一个小小梦想。由于偶然又一次看到很多帖子(关于川藏,滇藏)骑行的,本着对骑行的向往,觉得还是要走一遭,但是觉得(偶尔)走这一遭,考研的路可能就难产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对那份路程的向往已经洗刷了我的头脑,再加上听着培训机构远程的视频课程,课下又没有巩固练习,班上的一些事情堆积起来,让我觉得对考研的信心骤减。

        大三下学期也是吸收中外文学最丰收的一个时期,刚到大学的时候我拿着一本薄薄的路遥的《人生》看了起来,淳朴的乡村生活,美好的爱情故事,不过这时候男主角内心的不坚守导致他失去了金子(巧珍),书中有一句很深刻的话:高加林丢了金子(巧珍),在你富有的时候不要忘了身边那些一直陪着你走过艰难困苦的可爱人儿.......日常的生活每天早上六点半起来,吃完早饭,奔着二期的英语角读背诵英语,拿着相关的文学小说走进图书馆,印象最深的一本书应该是从图书馆里借阅的伏尼契的《牛虻》,那时正值三月份,春天的阳关滋润着图书馆里面的每一个角落,这本欧洲小说让我见识到外国文化,宗教的魅力,读到一大半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感觉有点似懂非懂的,然后第二天强迫自己把这本书读完了,有点迷糊,阿泽看到我读这本书似乎也来了好奇,也想知道书中讲了什么故事,于是他也试着花了一两天的时间把它读完了,他发来消息说是感动的一把鼻涕一把泪,我当时就好奇,这是什么情况? 当他问我这本书怎么样时,我回答说:“还好,一般”,听了这个回答,他对我有种鄙视感觉,在他心里这本书是写的那么感人肺腑,于是我怀着好奇心查阅了这书的相关资料和豆瓣,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由于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接触外国书籍,心中不免有些怪异。

        余华的作品一向是我的最爱,《许三观卖血记》,《兄弟》两部作品各有各的风格,许三观更偏向于一种从寒流到暖流的一种过渡,或者说人生怎么会如此这样的感叹,而《兄弟》这本书更是在我成长过程中影响较大的一本书,它更像是一记闷棍打醒了迷糊的我,《兄弟◆上》继承了余华荒诞至极的写法,李光头种种滑稽可笑的行为和机灵的大脑为以后他的一夜暴富作了铺垫,但上部中有一阵暖流那就是宋钢的父亲——宋凡平,他对家庭的责任也许是作者想描绘的中国传统男人的一种家庭责任感,而这种传统又受着各种各样的打击,最后传统被打破,宋凡平未能见到他心爱的妻子.......呜呼哀哉! 《兄弟◆下》更像是描述那个时代打背景下随着人们生活的骤变,社会的残酷和荒诞给予人们的深思,李光头一夜暴富成为土豪,而宋钢却不得以的去打工,善良老实且重感情的他只能在社会从事最苦的劳力活,导致身体拖垮,结局有点悲情,让人惋惜与唏嘘。和《安娜卡列尼娜》女主角的结尾一样。图书馆里面的氛围真正让人深入骨髓的体会着文字的奥秘,由于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想试着读他的作品,体会他的思想,外界评论他是魔幻主义作家,读完《生死疲劳》时也许才初步的了解这一派系的含义,但是我没有再读他的作品了。

        4月中旬,我迎来了21岁的生日,简送给我一本很美的书——《我想陪你去麦加》,作者是一位职业投资人,他是我第一次接触职场类型的小说,书中讲了几个小故事,在浮躁的社会大背景下写的,里面有校园时期的爱情——《我和你》,不同人物视角的写作手法让人眼前一亮。接下俩就是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一生中有为数不多的朋友能讲几句掏心窝子的话就够了。在寝室读了《钢铁是怎么炼成的》,这本书为什么这么火,我认为它给中国先驱的革命者精神上的慰藉,苏联作品对中国作家的影响颇深,我们可以从很多六七十年代的中国作家作品中看到苏联文学的影子。临近期末考试,大学期末考试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你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复习和准备,难怪很多上课根本没听讲的同学能在期末取得很好的成绩。所以那段时间又买了余华刚出版的《第七天》,味道品读起来没有以前作品那么浓,像他的四部曲《在细雨中呼喊》《活着》《兄弟》《许三观卖血记》都能体会一个主题——荒诞。

        7月8号,我人生中实现梦想的一天,从南充——遂宁的骑行,烈日炎炎,我那屌丝男白透透的皮肤然后....没有然后了。从南充——昆明——大理感谢路上陪伴的骑友,远,涛。但是大理——丽江市转折,当然遇到一位可以无节操聊天的磨,然后就是一群小然,李岛,阿秀(女),鸟叔,狼,阿秀(男),一路欢歌到拉萨,我不知道每当我回忆起来这段历史会有怎样的感慨,也许回归到我的主题——青春的躁动

        旅行结束,回到学校,9月-12月我又体会着地狱——天堂——地狱的路,像坐过山车一样,我的心也随着相应的事件彼此躁动着,如果以后让我选择,我想我会以一分坚定的心和清晰的道路走。9月份回到学校,处理了从西藏带回来的饰品后我又开始了复习之路,也许这条路比任何一条路更来的坎坷,正式复习大概是在10月国庆放假后,国庆放假回家宅了几天,看了一本《一个人的朝圣》,复杂的事情,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都是由日常一件件小事做成的。在学校我拿着复习全书看着,但是第一章的极限复习题貌似全都不会做了,第二章导数,憋着自己看到了定积分那章,我感觉我已经撑不下去了,正在这个时候我看到了Java吧里面有一位吧友推荐的视频,当时我才清楚的知道接下来的路我应该怎么走了,于是打开多久未用的CSDN账号,一步一步的写起了博客。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专业知识学习的知识一个皮毛,于是把Thinking in java拿出来阅读,和effective java,对技术又有了新的认识。这几个月敲的代码数量也许比大学业余时间敲的代码数量还多。

        我对科技的追求起源于两本书《乔布斯传》和《浪潮之巅》,乔布斯这个只存在我意识表面的人物,市场上泛滥的苹果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读完乔布斯传后发现我的世界已经进入了他的现实扭曲力场里,围绕他的向心力而转动,这种可怕之处是我以前读过的科技之书中未尝体会的,这也是我第一次读人物传记,作者虽不是他本人,但是对乔布斯有着公平,正确的分析和评论,从他工作到生活,没有太多偏见,下面就是我读此书的体会:

http://blog.csdn.net/pearyangyang/article/details/12847401         

http://blog.csdn.net/pearyangyang/article/details/12981617  

        第二本书《浪潮之巅》我才知道我对IT行业的了解的肤浅,对于自己行业发展前景,这本书为我们勾勒出一条长线,介绍了硅谷各个IT公司发展与衰落过程,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如果你是一名从事计算机行业的人事,这本书值得你一看。

        我的2013,青春的躁动,希望2014自己有一条明确的道路自己走下去!!!

本文链接:https://my.lmcjl.com/post/16907.html

展开阅读全文

4 评论

留下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