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骆驼戴上反光腿带,反光条在什么情况下反光

有人说内蒙骆驼招谁惹谁了,本来就是它们的栖息地,千百年来就在那里生活,而且骆驼本来就有夜间活动的习性,只不过修了公路,方便了人,却给骆驼带来了麻烦。当然也会有人反驳,修路才能带来地方经济发展。站在不同角度看,他们的描述都没问题。

内蒙大部分牧区地广人稀,自古就有散养牲畜的习惯,这是现实不得不承认。自从路通了,骆驼、牛、马等大型牲畜上路就给农牧区的交通安全埋下了隐患,大家争论的是安全,更是路权,到底谁该优先?@工程师天张认为骆驼又不懂人类的交通秩序和安全,咱就让着它们呗。

礼让动物没问题,比如在牧区开车,白天遇到成群的大牲畜穿越公路,再着急你也别按喇叭,惊吓了它们,万一它们撒欢不受控,可能对司机更不利。但是到了晚上,前提是司机得先发现在路上行动的它们。有人说开个远光不就行了吗。据内蒙交警讲,像骆驼等大型牲畜的毛反光性能不好,甚至吸光,即使灯光打过去,也不反光,所以夜间行车驾驶员在远处往往看不见路上的牲畜。于是有人就提议给大牲畜穿上反光背心不就行了!其实问题远没这么简单,这里面的事多着呢。

比如,从牲畜角度看:动物是否愿意佩戴?戴上是否容易脱落?即使待得住会不会被动物损坏?从人的角度看:反光效果好不好?是否方便安装?材料耐寒吗?贵不贵?这些都是问题。

随着自驾游、公路通车里程的增多,内蒙古农牧区人畜交通事故也逐年增加,内蒙当地交通管理部门就在琢磨怎么改善这种情况。他们受汽车反光条、学生穿的反光校服的启发,做了很多的尝试,比如反光的脖套和头套,但是由于佩戴位置靠上,成本也较高,使用效果并不好。因为很多交通事故往往发生在会车错车的时候,车辆按要求开近光灯,根本无法照射到1~2米以上的反光头套和脖套,起不到反光提示效果。后来他们用马来做试验,结果发现在小腿部位安装反光腿带,综合效果最好,一是成本低,二是安装高度适宜,三是360度可视。一经推广,效果还不错,原来开到跟前20米才能发现,现在可以增加到100米,这就给司机留足了反应和采取措施的宝贵时间。

这种反光腿带类似于住院使用的腕带,包括腿带、调节板、调节孔、固定孔等,腿带使用植绒布,上覆耐低温反光晶格条和PVC底膜,起到反光的作用,为了适应不同种类动物的小腿尺寸,腿带上设计了调节板和调节孔调节松紧程度,并通过一次性纽扣固定,这样牛、马、骆驼等大型牲畜就都能用了。

因为佩戴方便,不影响动物行走、觅食,也轻易不会被刮蹭、撕咬而脱落,耐污损,还能扛零下20℃的低温,所以内蒙交通管理部门在2017年8月,就向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等5个盟市10余个重点旅游地区的主要公路沿线的牧户发放试用,夜间车辆碰撞大型牲畜事故同比下降50%以上,效果明显。到了2020年又继续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杭锦旗,阿拉善盟阿左旗、阿右旗等地推广。于月仙事故发生之后,近日又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边境牧区331国道沿线开始给牧民发放使用。但是于月仙遇难地的阿右旗S228线沿线事发之前是否就在推广使用反光腿带,我们不得而知。

当然也有网友疑问,这种反光腿带会不会让牲畜在夜间更容易暴露在草原狼面前?因为腿带不是光源,只有强光照射才会反光提示,狼的眼睛又不是探照灯,而且反光晶格的反光性能还涉及到入射角度和观察角度的问题,这就多虑了。

再回到开头,人畜和谐,尽量降低相互干扰,农牧区公路沿线牧民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合理管控牲畜散养和穿越,司乘人员合理控制车速不违章,才是提高交通安全的根本。

关注公众号:lmcjl_com(长按复制)

本文来自作者:江湖百晓生,不代表懒猪博客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s://my.lmcjl.com/327031.html

本文链接:https://my.lmcjl.com/post/2292.html

展开阅读全文

4 评论

留下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