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
——这就是所谓的“史料价值”,诚然,当事人也会“隐瞒真相”,但百虚必有一实,我们还是透过历史的缝隙去窥那难见的一斑吧!
▍序幕 ▍
——他的“英勇”看似有些“盲目”,其实“早有预谋”!
——希特勒从一个普通士兵上升为共和国元首的十五年间,经历了什么?
▍第一部 “我,幻想家”▍
——希特勒的父亲是奥地利人?(“根深蒂固”)
——希特勒的父亲居然还有犹太人的血统?太不可思议了!(“根深蒂固”)
——那是一段怎样的际遇,竟然有一股春天的味道!春天,既播撒希望的种子,也滋生罪恶的念头!(“根深蒂固”)
——怪胎生怪胎!(“根深蒂固”)
——他的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似乎成了他出生的“祭品”。 (“根深蒂固”)
——他竟然还是个“优等生”! (“根深蒂固”)
——他童年(十岁左右)时便显示出超常的颖悟力、心机和组织才能。(“根深蒂固”)
——他竟然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就开始排演他的“帝国梦”!他该不是撒旦转世吧?(“根深蒂固”)
——上个世纪初,德国竟然拥有如此“丰厚”的社会福利!(“根深蒂固”)
——他真的是那个时代的绝无仅有的“传销大师”! 只不过他传销的“产品”是他的思想。(“根深蒂固”)
——这一段很有可能是编的,不过倒也契合他的“心路历程”。 (“根深蒂固”)
——血脉之亲,养育之恩,关爱之情,此时他还是个人。(“根深蒂固”)
——那地方是否还在?是否已被开辟为“名人故居”? (“生活就是我的学校”)
——这是他“妄想症”的初发阶段。(“生活就是我的学校”)
——既然世界欠我的,我便要它加倍偿还,并以人民的名义。(“生活就是我的学校”)
——他这是典型的“私仇公报”! (“生活就是我的学校”)
——雄辩胜于事实,他做到了!(“生活就是我的学校”)
——“神”把他降临到人世,难道是为了警醒世人(参见尼尔·唐纳德·沃尔什所著《与神对话》第二卷的相关章节)?(“欢喜若狂”)
——希特勒“拍案而起”之前,社会也在为他积蓄着愤怒。(“欢喜若狂”)
——血淋淋的事实能使最懦弱的人变得无比刚强,视死如归!(“欢喜若狂”)
——此时,犹太人真成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典型代表。(“欢喜若狂”)
——他居然“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并且还“读懂了马克思的《资本论》”!(“欢喜若狂”)
——历史,给了他一个机会,很显然,他早已做好的充分准备。(“欢喜若狂”)
▍第二部 “混沌萌芽中,道已存在”▍
——一个雪球是怎样滚大的。(“一个政党的诞生”)
——他一刻不停地在为这个时刻的到来做着各种准备。(“一个政党的诞生”)
——七十七个人,他发誓要把他们变成纳粹党的“宣言书”、“宣传队”和“播种机”。 (“一个政党的诞生”)
——不论白色、红色,在它们创立之初都有过那么一丝温情。(“一个政党的诞生”)
——在那时,确实只有他最懂“劳苦大众”的“内心需求”,尽管他“别有用心”。 (“一个政党的诞生”)
——所有暴行,无论是以什么名义,都是人性恶的大暴露,大展示!(“一个政党的诞生”)
——他才是“为自己代言”的第一人!(“一个政党的诞生”)
——“天时、地利、人和”他全占了!(“一个政党的诞生”)
——墨索里尼居然成了希特勒效仿的榜样!(“一个政党的诞生”)
——美国能当上“世界老大”的资本此时已显露端倪。(“如此疯狂而又如此通情达理的人”)
——预言变成现实,狂热的理想主义再加上个人的歇斯底里最终酿成了史无前例的大灾难!(“如此疯狂而又如此通情达理的人”)
——希特勒的民意基础是,国家被肢解和分裂的现实,再加上犹太人所谓的“黑暗统治”。 (“如此疯狂而又如此通情达理的人”)
——当国家危亡之际,任何狂徒只要登高振臂,就能一呼百应!(“如此疯狂而又如此通情达理的人”)
——极度敏感加上极度自省造就了他的不可一世!(“如此疯狂而又如此通情达理的人”)
——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民众迫切需要一个“救世主”,希特勒“应运而生”! (“啤酒馆起义”)
——绑架群众!绑架群众!这是典型的绑架群众!(“啤酒馆起义”)
——这一段真够乱的!(“啤酒馆起义”)
——读到这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竟然是赫伦纳,真没想到,那个看似柔弱的德国女子(希特勒同道的妻子)在最危急的关头“拯救了”希特勒!(“啤酒馆起义”)
▍第三部 锻炼成长 ▍
——此时,他还没有跌到“谷底”,只有跌到“谷底”,才能有反弹的机会。(“在兰茨贝格狱中”)
——本书涉及人物之多,不同领域之多,专业术语之多,都是少见的!(“在兰茨贝格狱中”)
——希特勒在那时就意识到了“德国特色”的重要性。(“在兰茨贝格狱中”)
——真没想到,那时的监狱如此“人道”, 竟然允许一个“反革命头子”阅读“违禁书籍”!(“在兰茨贝格狱中”)
——被关在监狱里的“阿道夫叔叔”竟然还能拿出“小点心”招待访客!(“在兰茨贝格狱中”)
——在监狱里,他还能用打字机“著书立说”,他是犯人吗!(“在兰茨贝格狱中”)
——他所有的着力点都打在蛇的七寸上!(“在兰茨贝格狱中”)
——历史,即使最下作的行为也会有一个看似高尚的理由。(“在兰茨贝格狱中”)
——通过这本书,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希特勒,但是那个消失在历史长廊深处的小个子德国人却影像模糊。(“在兰茨贝格狱中”)
——他压抑本能是为了更好的积蓄力量。(“希特勒的秘密著作”)
——世间还有什么比权力更大的诱惑呢?(“希特勒的秘密著作”)
——其实,希特勒的“社会主义”跟我们所讲的“社会主义”根本上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是有一点却极其相似,就是“个人崇拜”! (“希特勒的秘密著作”)
——他极其痛恨犹太人,把他们称作“病毒”和“瘟疫”,但没想到,他早期最要好的朋友竟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犹太人(约瑟夫·诺曼)!(“希特勒的秘密著作”)
——所谓“上层”对“下层”的亲近多半是装出来的(“作秀”),他们亲亲这个,抱抱那个,多是为了向公众表现一下自己的“亲民”形象。(“家人去世”)
——他的“另一面”是我们猜出来的。(“家人去世”)
——“一代枭雄”也使小性子。(“家人去世”)
——为了一段畸恋,他竟然愿意放弃了自己“伟大的使命”?(“家人去世”)
▍第四部 褐色革命 ▍
——社会基础动摇是最可怕的!如果工人、农民、城市小商贩得不到正常的生存保障,任何像希特勒这样的阴谋家、野心家便会趁虚而入,顺势而上!(“真像一场梦”)
——什么主义、理想、信念、立场全都抛到九霄云外!(“真像一场梦”)
——未来的事实,不幸被他言中。(“真像一场梦”)
——你能想象得出,共和国成立的那天晚上,所有人的表情都是一样一样的!(“真像一场梦”)
——这场“褐色革命”的成功,真正预示着“千百万人头落地”! (“真像一场梦”)
——此时,他最重要的任务是稳住民心,用最大限度的克制和最大限度的放纵,讨民众的欢心!(“失足”)
——这件事(“国会大厦纵火案”)与七十年后伊拉克战争何其相像,真的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失足”)
——居然会有如此赤裸裸的“法”! (“失足”)
——犹太人才是真正的没有被压倒和被征服,到现在他们甚至建立起了一个国家!(“失足”)
——他的举动让我想起了“烽火戏诸侯”的典故。(“失足”)
——不幸的是,他是当时德国名副其实的“癌细胞”,更不幸的是,它已全面扩散!(“失足”)
——“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哪个好用他用哪个。(“失足”)
——所谓“正义的形象”就是这样被竖立起来了,尽管其内里与正义毫不相干。(“失足”)
——政客的许诺千万别信!(“失足”)
——为达到目的无所不用其极,“元首”深谙此道。(“二次革命-所有革命都吞噬自己的儿女”)
——墨索里尼跟希特勒的同流合污是必然的,但没想到是,希特勒走得更远。(“二次革命-所有革命都吞噬自己的儿女”)
——这与现在日本的“安倍法案”何其相似,历史总是在不断地“重演”。 (“意志的凯旋”)
——那个叫“爱娃”的女人,“最后时刻”是跟自己“最爱的人”在一起。她爱他什么?他又爱她什么?(“意志的凯旋”)
——希特勒的“成功”,一半取决于他的个人成长,一半取决于当时的世界形势,他的幸运是那个时代最大的不幸!(“意志的凯旋”)
本书最大的败笔是译文,多好的历史故事,可惜没译好。(“意志的凯旋”)
关注公众号:lmcjl_com(长按复制)
本文来自作者:小落落,不代表懒猪博客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s://my.lmcjl.com/248239.html
本文链接:https://my.lmcjl.com/post/6369.html
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