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的南京多雨,下午三点又到了泡茶的时间,随着开水咕噜咕噜的注入透明的玻璃杯中,一小袋普洱的茶香在空气中氤氲开,戴上耳机,我便翻开了它——《我心归处是敦煌》。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樊院长向我们讲述属于她的人生,“不确定”视乎又“确定”,“不确定”说的是人生的不确定,樊院长小时候差点死于小儿麻痹症,“确定”是冥冥中好像她就是敦煌的“女儿”,敦煌便是她的宿命。第二章当中讲述了她求学时期的人与事,与苏秉琦先生,宿白先生相处当中,他们的为人为学都潜移默化感染着她,北大兼容并包的学术风气,她喜欢的历史,又是那么群星璀璨,不得不说北大的精神传统与学术氛围让我羡慕不已。说北大是我美丽而羞涩梦也不为过。紧接着樊老给我们介绍她在敦煌工作的经历,红卫兵时期如何保护敦煌石窟,敦煌石窟的历史,里面壁画的由来,后面是如何科学保护,并让敦煌石窟跟上时代潮流,为我们展示了敦煌石窟的宏伟壮丽,它的来之不易,所以要保护这份属于我们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瑰宝。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发现我沉浸了下来,这本书被我最大的感触有两点,一个是樊院长与她爱人的故事,二是敦煌壁画色彩之绚丽,形象之生动,数量之惊人。
📙短视频平台的爆火,使得现在人们已很难静下心欣赏艺术作品,我很欣慰——我还可以静下心来感受这本书,感受属于那个时代的爱情,那个因敦煌而异地但还义无反顾在一起的爱情。樊院长向我们讲述属于她的人生,在述说她与敦煌故事的同时,爱人一直占有很大笔墨,字里行间,爱意透过文字,刺破时间,放到了我一个普通的读者心上。相识未名湖,相爱珞珈山,相守莫高窟。一句“我等你”,便是19年的等待。我已经被“老彭”,樊院长的爱人圈粉了,朴素,有学问,吃苦耐劳,能照顾孩子,愿意在生活工作上都宠着樊老。后来看到老彭走了,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还好这里描写了许多樊院长与老彭之间相处的时刻,发了发糖,樊院长是最难过的人,她却没有表现出来,而是一切老样子,我想这也是老彭的心愿,希望她不要难过,不要为他太伤心。老彭走了,但是爱情没有逝去,他还在樊院长心里。
🎠 这本书当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敦煌壁画形象的“飞天”元素。我最早看到这个形象是在成都旅行中,点一杯奶茶的是时候看到的,在茶百道奶茶店当中,有一块宣传板,里面播放着一只可爱的熊猫,缠着红色丝带飞天的动漫,不得不说,现在卖奶茶也独具匠心,在茶里面加入了大量艺术元素,从视觉和口感上面都有前所未有的体验。回到敦煌莫高窟,莫高窟最典型独特、最受人喜爱的艺术形象就是“飞天”,敦煌石窟里有各种各样千姿百态的“飞天”。敦煌飞天总计有四千五百余身,神仙们以飞动的身形、婀娜的舞姿、缥缈的仙乐、芬芳的鲜花,生动形象地向世人和众生展示了如来世界的胜景,五音繁会的世界,鲜花盛开的阆苑仙境。西方绘画对飞翔的刻画,主要是借助用翅膀飞翔的天使来表现。敦煌隋唐以前壁画中也有一部分“飞天”,两耳上竖过头顶,裸上身,着短裤,两臂生羽毛,飞翔于天空中,我们称之为“羽人”。从樊老的口中得知,这种形象的羽人 早在汉代画像石上就已大量出现,是中国古代神仙信仰中引领凡人羽化 升天的仙人。可是这种特征的“飞天”在隋唐以前的壁画中,就已披上了 佛教飞天的大巾,穿上了长裙,似有与佛教飞天结合的趋势。隋唐以后,很少出现带有翅膀的飞天。 敦煌最有代表性的飞天是无羽而飞的飞天。飞天的飞翔并不依靠翅膀,而是靠迎风招展的几根彩带,是用线表现出来的飞舞,通过缠绕在手臂上的飘带来呈现出轻盈飞翔的姿态。原来敦煌飞天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交融汇合而成的,是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国道教羽人、 西域飞天和中原飞天长期交流、融合为一的结晶。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它是全世界艺术文化的瑰宝。
🎨天不知不觉黑了,茶不知不觉淡了,书不知不觉看完了......
本文链接:https://my.lmcjl.com/post/6795.html
展开阅读全文
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