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搭建一个AI文本助手

OpenAI发布了ChatGPT的下一代版本GPT-4,并表示,新技术可以在多项标准化测试中表现出色,并且不太可能像以前一样“走偏”。OpenAI表示,该更新技术在模拟法学院考试中得分排名前10%左右,而之前的版本GPT-3.5得分排名在后10%左右(学法律的同学慌不慌😧😧😧)。GPT-4还可以阅读、分析或生成多达25,000个单词的文本,并使用所有主要编程语言编写代码。——这分明是人类终结者😭😱

尽管在许多实际情况下,GPT-4仍然“不如人类”,但它在各种专业和学术基准测试中表现出“人类级别的表现”。GPT-4是OpenAI的大型语言模型的最新版本,它是通过对大量在线数据进行训练以生成对用户提示的引人入胜的响应。该更新版本已经可以通过等待列表获得,并已进入一些第三方产品中,包括Microsoft的AI驱动的Bing。国内搜索引擎的处境进一步恶化,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

好了,说了这么多,总得干点啥吧。

  1. 代码辅助,绝对的一把好手

你甚至还能让她给你加上优雅的注释😬,别让boss看到……

  1. 文本处理,不细说了,场景太多,翻译啊、文本生成、文本摘要等自然语言处理任务。在gpt的帮助下,最近看国外技术文章效率提升N倍!

  1. 还可以用于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这个功能也很实用,最近就通过gpt对身边人进行医疗诊断,并制定了治疗方案,最后与医院基本一致。家人生病可以当作线上问诊,比x大夫和莆田好太多了。

其他更有趣的场景就不一一列举了,搭建可以自己探索、发现和分享。🔬🔭


虽然gpt很美,但大家是不能直接访问的,实际感受是,限制措施越来越多,vpn访问很容易封号。替代方案是使用国内包装后的产品,有浏览器模拟chat对话框,也有手机h5页面、小程序等多种方式。下面要分享一下通过微信公众号的解决方案。

总体架构如下图所示,关键点是通过微信开发平台搭建自己的开发者服务器,可以使用大厂云服务,比较方便,另外,需要“打通”与openAI的访问链路,这里不用细说,解决方案也有多种,可以私下探讨。

主要步骤:

  1. 首先要注册一个公众号,个人的话只能注册订阅号,用来学习。通过这圈下来,对微信开发生态有了解,后续希望能坚持折腾。言归正传,公众号只需要按下图设置开发者服务器api相关信息就可以了,服务器地址、Token和EncodingAESKey等信息。完成后一定记得点击“启用”,之前就忘了点,白折腾😓

  1. 配好了开发者服务器信息,最核心的工作就是构建微信公众平台的接口监听。我这里使用了几个开发框架,包括itchat、 WeChaty等主流微信开发库,很容易上手,关注另一个核心功能开发就够了——访问openAI接口业务逻辑实现

'''通过如下代码,可以就日常的各种信息进行获取与自动回复'''
import itchat, time
from itchat.content import *@itchat.msg_register([TEXT, MAP, CARD, NOTE, SHARING])
def text_reply(msg):msg.user.send('%s: %s' % (msg.type, msg.text))@itchat.msg_register([PICTURE, RECORDING, ATTACHMENT, VIDEO])
def download_files(msg):msg.download(msg.fileName)typeSymbol = {PICTURE: 'img',VIDEO: 'vid', }.get(msg.type, 'fil')return '@%s@%s' % (typeSymbol, msg.fileName)@itchat.msg_register(FRIENDS)
def add_friend(msg):msg.user.verify()msg.user.send('Nice to meet you!')@itchat.msg_register(TEXT, isGroupChat=True)
def text_reply(msg):if msg.isAt:msg.user.send(u'@%s\u2005I received: %s' % (msg.actualNickName, msg.text))itchat.auto_login(True)
itchat.run(True)
  1. 接口调用比较简单,根据官网说明就可以了,重点是把握好接口参数,提高应答智能化和准确性。

  1. 目前遇到一个问题,微信公众平台接口机制是,被动消息回复5秒内回复完成,重试3次,否则接口超时。对于原生接口实际响应来说,超过5秒是比较常见的,因此在设计服务接口的时候,引入了缓存机制,对于回复消息进行存储,如果用户重复提问,可以直接读缓存返回。但这种设计用户体验不好😭,如果大家有建议,期待一起研究研究。


让AI陪伴成长,像火箭一样冲向未来,快乐加速!🏄

本文链接:https://my.lmcjl.com/post/9358.html

展开阅读全文

4 评论

留下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