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吃腊八粥,吃腊八粥的故事有趣故事

腊八节是农历十二月初八。古时腊八节也叫“腊日”、“腊日祭”、“腊八祭”、“法宝节”“佛成道节”等。

腊八节起源于老祖宗的腊祭活动。很久很久以前,每当春、夏、秋、冬四季变换时,老祖宗就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用来祭祀祖先和天地各路神灵。

相传周朝时,有些地方开始在十二月举行这个“岁终之祭”,也叫“腊祭”,于是十二月便被称为“腊月”,而那个冬祭之日就被称之为“腊日”。不过那时腊日的日期并不固定,直到南北朝时期,才明确规定每年的“腊月初八”就是“腊日”。南朝《荆楚岁时记》中有记载道:“十二月八日为腊日。

其实,腊八节还是佛教的一个重要节日。根据佛经记载,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曾经是一位王子,当他看到世人都受生老病死的折磨,便知道自己最终的命运也是如此,于是就舍弃了王位,出家了。

为了找到解脱人生苦难之道,他试了很多种修行之法,不过都没成功。后来听说苦修能让人摆脱苦难,于是便到迎嘟山上苦修,每天只吃很少的东西,可惜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于是他决定放弃苦修,下山。

当他走到河边的一棵菩提树下时,因为饿得太久再也走不动了,这时恰好有位好心的牧女路过,见他可怜便将自己的午饭送给了释迦牟尼。释迦牟尼吃完饭后,就坐在菩提树下沉思起来,最终在腊月初八那天觉悟成佛。于是腊月初八便成了“佛成道节”。

当佛教传入中国后,寺庙便在佛祖成佛日(也就是腊月初八那一天)用各种米和果物煮成粥赠送给大家吃,这个粥就是腊八粥。宋朝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记载,“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寺等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后因统治者对佛教的大力提倡,腊八节也流行起来,几经演变,慢慢成为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也保留了下来!

古人认为吃腊八粥可以消灾避祸,可以永保平安,这其实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现代人吃腊八粥只是延续古代的习俗,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今年腊八节你准备吃什么样的腊八粥呢?

关注公众号:lmcjl_com(长按复制)

本文来自作者:俗野.,不代表懒猪博客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s://my.lmcjl.com/326759.html

本文链接:https://my.lmcjl.com/post/9392.html

展开阅读全文

4 评论

留下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