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狂欢节?购物比惨节?

对快要临近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可能很多人都已经开始“收拢资金”,准备在十一号那一天来一次集体“剁手”吧。但是,相比较很多人对这个狂欢节的极度期待,还有那么一些人,对这个狂欢节是“胆战心惊”,那就是网购平台上的个人卖家们。

甚至有的卖家都会互相吐槽“比惨”。那么为什么会在本该狂欢的节日里出现这种悲惨的现象呢?这就要从这个狂欢节的本质定义上说起了。

我们都知道,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双十一是没有什么含义的,顶多是因为全是1而被人们称之为“光棍节”,与购物挂上钩,其实是电商平台“造”出来的,甚至在一开始的时候为了造这个节日,平台还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那么问题来了,企业平台的本质是什么?盈利啊!但是市场上的总利润在一定时间内是不变的,要想盈利,就要有人亏损。那么在平台、买家和卖家这三方里,平台当然要盈利了,所以又损失的就是买家和卖家了?

然后我们又知道,随着规则的逐渐完善,那种凭借着先提价再优惠的模式,一经发现,处罚很是严重。所以对很多卖家来说,这个节日其实就是一个赔钱赚吆喝的一个过程,大的卖家还能通过出售库存,或者薄利多销的方式来赚一点,但是一些小卖家,尤其是那些个人卖家,境遇就十分悲惨。

首先,价格上因为平台造节的原因,本身就要低于平时价格。但是,当所有人价格都低的时候,你就没有任何优势,想要有更高的“曝光度”,你就要保持你的“排名”,但是这个“排名”,其实跟百度的竞价排名一样,都是需要真金白银支撑的,在众多大企业、专卖店之下,个人企业能竞争的过它们么?排名靠后,就赚取不到客户流量,没有客户流量,利润又低,为了盈利,就只能在商品上动脑筋了。

与服装为例,越来越同质化的样式,因为这样能节省设计费用。越来越慢的发货速度,因为这样能节省人工支出。越来越薄的面料,因为能节省成本。甚至于,越来越越差的质量……到最后,买家得到的是低价也低质量的商品,卖家是几乎不盈利或者根本就是赔本赚吆喝,只有小部分大卖家和平台是赚钱的。

而且,你还不能不做,因为在购物节前后一个月,其实所有的卖家的流量都会下降,你做只是“惨淡”,不做就只能是“惨烈”了。再加上最近“流行”的二选一之类的事件,对很大一部分卖家来说,真的是前后为难。

而要解决这个状况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有消费者、大小卖家、平台从多个方面来考虑这个问题,还要有政府参与和监管以及物流快递企业的积极参与,才能做到真正的“共赢”。而不是成为一个只有平台一个胜者的节日。

(本文属于软件产品网原创,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my.lmcjl.com/post/15587.html

展开阅读全文

4 评论

留下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