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流量统计分析(网站流量统计分析的维度包括)

做新闻和有效信息传达,需要判断内容和媒介的效果。这么多学新传的,多是纸上谈兵。以为知识的形态是竹简,世界的尽头在知网,要革竹子致知。

最近一个月,尝试了一下各媒体和自媒体号的流量情况,也算用算法来比对各平台算法,尝试对其分析。

百度百家号在搜索引擎收录方面效果最好,源于其本身的搜索属性并自带流量,十几个阅读展现就有一两个赞,展现效果真实且互动性较强。百度ta说系列是百科旗下的大V专属平台,以文字为载体,虽然内容展现没那么强流量扶持,但是真实依托搜索引擎算法,直接能够强化你的词条内容收录,事实上很给力。

腾讯系列包括公众号和企鹅号就偏重私有流量,在自我的圈子里进行内容传播,身边朋友看的居多,但其视频号其实压缩了很多人直接扔群里大视频的做法,降低了卡顿,算是一个良性测试。

B站早期也会有优质内容的破圈,鬼畜区和接地气的短知识本来塑造了一个小众学习平台,暗含着部分人性欲望的狩猎、求偶本能的赶海系列以及舞蹈区以及年轻人自我解压的鬼畜文化,现在都变成MCN机构孵化网红基地,不过当前的免费入门级学习快课程很受欢迎,被称为B站大学。类似一种视频版知乎与虎扑存在,还可以通过读者一键三连实现作者部分收入补贴,也是一种路径。

新浪给人最大的印象是封号快。你不知道发个什么惹个舆情就被夹了。发个笑话说你攻击女性,发个炒饭都会被查政治思想。现阶段新浪基本也就只剩下个大眼微薄了,因为它的盈利机制(部分商业性广告和以站方对接kol等意见领袖大V所属的MCN机构以实现影响力控制和舆情管理)要求微博用户的流量不由其本身控制,所以互动性肉眼所见的下降,一般几千粉的阅读量微薄单条不会超过三五百,普通连个点赞的都没有,基本也快成了私域流量了。再加上意见领袖陆续被封号逃离,体验感骤降许多,不加入MCN机构基本做不成传播,写微博就跟在有道笔记里写日记一样了。新浪也尝试短视频、直播内容的嵌入,比如一直播和微薄号,我用一大堆莫名其妙的各种方向的视频内容进行测试,包括从文娱、知识类、美女靓男、冷笑话、舆情类,目前都没有触发推荐机制。应该是还在产品设计中,没找到要推的代表人物出来。

大鱼号的内容发布数据管理比较奇怪,虽然有远多于其他平台的每日发布数量,但其实流量管理也不太好。优酷这种长视频网站日活本来就在降,依托于它所在的大鱼号互动就更成问题,也缺乏Kol入驻奖励机制和维护机制,更多的适合营销号,发一堆拼凑文章,网上一搜还挺像那么回事。

搜狐号本来挺不错的平台,包括专家入驻通道和Kol维护一直很不错,我就是最早邀请进去的一批(但彼时流量不一样,基本都在玩微薄),所以更新的少。搜狐号的权重比想象中的要高,发出来内容在搜索引擎收录上甚至强于腾讯系,它还有一个自动内容审核机制,给你文章和视频评分,感觉还挺不错的。这段时间明显感知运营团队在逐渐撤离,功能和维护都差了些,最直白的:视频发布连个定时都没有,人家公众号都让发定时了。视频内容自媒体的话,就基本把搜狐给扔了。

网易是昨天才尝试的,因为之前我在其他平台发布的原创文章总是被人搬运到网易,可能是被营销号的小爬虫盯上了,知道我高产又帅,搬运我的东西能带来流量。昨天入驻网易号发了一期我的财经自媒体节目视频,大概八个小时就有大约两千真实播放,一看展现约十万次,相当给力的。可见其有态度的网易网友的活跃性还是可以的,以及网易号团队的现阶段对接kol的扶持力度很强悍。

头条系包括西瓜视频和抖音已经开始三连绑定了,你在其中任何一个发布内容都可以三家更新同步,这个确实是很省时省力。头条的算法还是很厉害的,就是追热门找词条,一个被推荐就可以十万加阅读,还可以按照阅读量领收入,从收益机制上其实是那种拿用户时间和流量换我平台数据给创作者反补贴的模式,路径是很可以的。西瓜视频我别的不太了解,就知道从B站上撬走一堆赶海区up,抖音有很多直接流量卖货的形式,很多视频内容创业的朋友都在尝试直播带货或者抖音流量卖货通道。

以内容来测试算法,用数学逻辑判断传播有效性是必须要做的。其他的平台没有过多尝试,有别的大家想了解的可以私我,我帮你测评去。

关注公众号:lmcjl_com(长按复制)

本文来自作者:小落落,不代表懒猪博客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s://my.lmcjl.com/61497.html

本文链接:https://my.lmcjl.com/post/4599.html

展开阅读全文

4 评论

留下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