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汉武帝时期,有那个大臣是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人,恐怕非韩安国莫属,文武全才的韩安国最后做到了“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但却始终与丞相无缘,这么一个大才精通世故、沉稳老辣的人,为什么无法登上权力的巅峰呢?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下韩安国。
为对抗吴楚叛军的进攻时,韩安国表现出了足够的沉稳。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后徙睢阳。尝受《韩子》、杂家说。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捍吴兵于东界。张羽力战,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张羽名由此显。——《史记·韩长孺列传》
韩安国是汉初梁国人,曾经学习韩非子和杂家的学说,后来他到了梁王刘武手下做中大夫,也就是说韩安国的仕途,是从梁王刘武手下开始的。吴楚七国之乱爆发后,梁地成为了前线,叛军对梁国发起了潮水般的进攻。
梁王刘武手下主要的将领有两个:一个是勇武无敌的张羽,另外一个就是老成持重的韩安国。韩安国可以说是梁王刘武手下的智将,正是因为有了韩安国的运筹帷幄和张羽的拼死力战,才令吴楚叛军无法前进一步。要知道吴楚叛军准备充分,而梁国部队则是仓促上阵,但在韩安国的指挥下,硬是没有让吴楚叛军前进一步。
面对窦太后的责难,韩安国三言两语就化解了一场危机。
梁孝王,景帝母弟,窦太后爱之,令得自请置相、二千石,出入游戏,僭于天子。天子闻之,心弗善也。太后知帝不善,乃怒梁使者,弗见,案责王所为。——《史记·韩长孺列传》
梁王刘武是窦太后的心头肉,窦太后对刘武总是十分溺爱,让他在封地可以自己设置丞相,出入的排场和天子一样。这个做法就是大不敬,很快就有人把情况报告给了汉景帝。汉景帝知道后,表面上没有发作,内心深处已经开始厌恶梁王了。汉景帝这个儿子的手段,窦太后是清楚的,他责备梁王的所作所为,把梁国的使者臭骂了一顿。
韩安国为梁使,见大长公主而泣曰:“何梁王为人子之孝,为人臣之忠,太后曾弗省也?夫前日吴、楚、齐、赵七国反时,自关以东皆合从西乡,惟梁最亲为艰难。梁王念太后、帝在中,而诸侯扰乱,一言泣数行下,跪送臣等六人,将兵击却吴楚,吴楚以故兵不敢西,而卒破亡,梁王之力也。”——《史记·韩长孺列传》
韩安国不是完人,他也会犯错,因为惹怒了梁王,韩安国被关押了起来。狱吏田甲故意羞辱韩安国,把饭食扔在地上,让韩安国捡起来吃,为了活下去,韩安国只好忍耐,“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道理的韩安国是清楚的。他对田甲说:“人不能把事情做绝了,你要知道死灰也会复燃的!”田甲笑着对韩安国说:“谁让你得罪了梁王千岁和公孙诡大人呢?如果死灰复燃,我就用尿把它浇灭!”搞掉韩安国是公孙诡的计谋,因为他想得到梁国的内史之位,韩安国就是最大障碍。
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因肉袒谢。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史记·韩长孺列传》
闽越、东越互相攻伐,汉武帝派韩安国和王恢去讨伐,韩安国对王恢说:“我们不用走的太快,这两个小国知道我们来了,定会自乱阵脚,不用我们动手,就可以解决问题!”果然不久就传来越王被杀的消息,韩安国和王恢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件事做的令汉武帝十分满意。建元六年,田蚡出任丞相,韩安国做了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之位。
安国为御史大夫四岁余,丞相田蚡死,安国行丞相事,奉引堕车蹇。天子议置相,欲用安国,使使视之,蹇甚,乃更以平棘侯薛泽为丞相。安国病免数月,蹇愈,上复以安国为中尉。岁余,徙为卫尉。——《史记·韩长孺列传》
进退之间,彰显智慧。
韩安国做御史大夫第五年的时候,丞相田蚡被汉武帝搞死了,于是由韩安国来代行丞相事,但韩安国不小心扭伤了脚,连床都下不来了。本来汉武帝想正式任命他为丞相,但看到他病重只好作罢,让薛泽做了丞相。等韩安国病好了,汉武帝安排韩安国做了中尉,后来又做了卫尉。因为汉武帝已经准备发动对匈奴的全面战争,因此韩安国被安排进了战斗序列。但韩安国了解汉武帝,自己做丞相,恐怕凶多吉少,因此腿受伤很可能是故意为之,要知道在汉武帝手下做丞相那可是个高危职业,田蚡的死就是个例子,田蚡还是汉武帝的亲舅舅呢?照杀不误!
安国始为御史大夫及护军,后稍斥疏,下迁;而新幸壮将军卫青等有功,益贵。安国既疏远,默默也;将屯又为匈奴所欺,失亡多,甚自愧。——《史记·韩长孺列传》
韩安国军事能力很强,但是和卫青相比还是略逊一筹,且对于韩安国这种老将,汉武帝并不包容,不仅逐渐疏远,还经常斥责其办事不力。而卫青等人则不断获得军功,韩安国主要被安排防守,因此经常会被匈奴人突袭,手下将士伤亡很多,韩安国也感觉自己对不起大家。
建功立业这些事是属于年轻人的,对于韩安国来讲,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从他为放弃做丞相而故意弄伤大腿时开始,他就已经看透了一切。
权力、金钱不过都是过眼云烟,自己也不过是刘彻手里的一枚棋子,命运无法由自己掌控,因此只能藏巧弄拙,最后才能做到独善其身。
进需要勇气,退需要智慧。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关注公众号:lmcjl_com(长按复制)
本文来自作者:淘宝知识官,不代表懒猪博客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s://my.lmcjl.com/283588.html
本文链接:https://my.lmcjl.com/post/13876.html
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