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建筑师最高奖获得者成长之路:以建筑读懂中国


马明华,1978年生于广西北海。现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何镜堂建筑创作研究院建筑师。1996年入学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本科。从2001年就读硕士起,跟随何镜堂院士学习及实践,获建筑设计博士学位。参与过苏州市虎丘核心区整体设计、广州美术馆、深圳宝安区综合服务办公楼等设计实践。其主导设计的重庆理工大学花溪校区规划获2005年度教育部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重庆理工大学公共教学楼获2007年度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2008年度全国勘察设计二等奖,2010年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2016年华筑奖。重庆理工大学图书馆获得2017年全国勘察设计二等奖。2018年获得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

自1996年进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学习,马明华与建筑已经结缘20多年,他先后参与多个建筑设计项目,并主导完成重庆理工大学、宿迁玻璃博物馆、嘉善规划馆等代表作品。2018年,马明华荣获年度中国青年建筑师奖。这是业界给予青年建筑师的最高嘉奖。

考入华工叩开建筑学大门

1978年6月,马明华出生于广西北海,他的建筑之缘,和父亲有关。

马明华的父亲是军人出身,写得一手好毛笔字,画画也很好,又酷爱木工。父亲转业时,带回的几个箱子里装满了木工工具,还有很多字画。

1986年和哥哥合影


从小,父亲便教马明华书法。后来他小学开始学国画,中学接触素描,功底扎实。当时他还不知道,这些都给未来从事的建筑设计打下了基础。


马明华的成绩一直属中上,考大学时,对学什么没头绪。父亲的朋友在规划局,建议他,“你学习不错,画画又挺好,可以考虑学建筑设计啊。”建筑学是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结合的学科,这吸引了他。


当年华工建筑学在广西只招2人,考分要求高。马明华考完估分,应该没问题。于是,对建筑完全未知的他,顺利迈进建筑学大门。1996年他进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读本科,后在华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完成了硕士博士学习。


对于建筑的热爱,是日久生情的。学习完《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等专业课程后,看建筑的视角不同了。他从以前只关注美不美,到开始更关注人的行为和空间的关系,“从书本到实践,相当于是一个印证,不知不觉被刺激到”。


“他的手头功夫最厉害!”包莹和马明华是大学同班同学,毕业后一直是同事。他说,马明华的绘画能力是同学中最高的两人之一,尤其是钢笔淡彩和素描。“我入学前没学过画画,我们俩一个天一个地。当时上素描课,老师点名总要说两个人,一个是他,每次都90多分,最高;一个是我,总是60多分。”有一次,包莹干脆临摹了马明华的素描,终于从60多分提高到70多分。


大一时马明华(左)和包莹(中)合作完成的第一个作品


照片里,是他们大一合作完成的第一个作品,搭建的是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柯布西耶的拉罗歇别墅建筑模型。柯布西耶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也是马明华最钟爱的建筑师。


研二时带队参与招标并夺第一


马明华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是浙江大学紫金校区建设。从方案设计到施工图设计再到施工,全程参与。在此过程中,马明华领悟到了何镜堂院士“两观三性”理念的精髓。


与导师何镜堂院士讨论设计方案


边学边建,继续在建造项目中学习和实践,马明华进步飞速。


研二时开始参与的重庆理工大学花溪校区项目


2002年研二时,他带着团队参与重庆理工大学花溪校区(原重庆工学院)的建设招标,并拿下第一名。当时这一项目是面向国际招标的,“研究生独立承担一个项目的机会很少很少,非常难得。”


包莹也是该项目的设计者之一。他记得,一期项目施工图交图前,他和马明华连熬了三天三夜。第三天去签字时,马明华坐旁边睡着了。


出差汇报,甲方一看,“哟,是研二学生,这么年轻啊”,开始不信任。马明华和团队通过严谨出色的方案,仔细沟通,认真负责,几年下来赢得了充分信任。


马明华强调,一个建筑的最终呈现,不是一个建筑师的成果,而是团队不断思想碰撞完善,也是社会各方意见需求的综合产物。


从规划到建筑设计,该项目持续了10多年,也伴随了马明华从硕士到博士阶段,“很少有项目一直做这么长时间,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对于我来说,是从0到1的过程。”


“材料控”接下玻璃博物馆项目


宿迁是一座成长于硅砂之上的玻璃城,有“中国玻璃城”的美誉。当地政府希望将一个老砂矿旧址改造为玻璃博物馆,把宿迁的玻璃历史放进去。


2014年,马明华主动接下宿迁玻璃博物馆的改造项目,“生产空间转向空间生产,旧玻璃厂改造,我很喜欢这样工业留下的历史痕迹,马上接了下来。”


他和团队到现场测绘,按“以旧为基、新旧融合”的原则设计,让新旧建筑融合,产生新活力。“尽量保留和利用旧建筑主体和机械原物,把历史的样子最大程度保留下来。”他多次前往玻璃厂了解玻璃工业流程。“你只有尽可能了解它,才能设计出满足需求的建筑。”


宿迁玻璃博物馆改造项目


马明华是个“材料控”。他执着于对建筑材料工艺的钻研。“同一种材料在不同工艺下,可以出现千变万化的可能性,这给设计有了很多表达可能。”


在玻璃博物馆外墙材质上,他把老建筑的材料列表,从质感、颜色分析比对,最终选择了水泥板、红砖、铝拉网等用于新建筑。“自然朴实的材料,让新旧整体融合得比较好。”


2018年,宿迁晶·世界玻璃艺术馆建成并开放,这里成为展示玻璃发展文化、玻璃产业变迁,科普展陈等一体的综合体。


在建筑中读懂国家和社会发展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也是时代的见证。“我们做设计,不同建筑类型是跟国家发展、社会需求变化同步吻合的。比如我们经历了从高校建筑高潮,到文化建筑高潮,再到城市更新改造的历程,现在也有一些乡村改造项目,这给建筑师提供了很多机会。”


同时,从建筑教育到设计施工,到整个生产链条,建筑本体与其外延,都在日新月异。


跑工地的马明华


2018年,马明华拿下年度中国青年建筑师奖,这是行业里对青年建筑师的最高嘉奖。


他说,这是积累下来的一个综合成绩。“对我是一种鼓励,我希望每一次的项目都尽可能做到趋于完美”。谦逊的马明华说。


和家人到北海海边“飞”一下


生活中的马明华,热爱摄影。他拍建筑,注重空间与人的关系。“‘死’的建筑,活的人,是如何互动的。”建筑摄影之外,他也以摄影方式记录儿子成长的点滴。每年家人都会去北海海边“飞”一下。他想等多年后形成一个图片专集。


“小区里盖一个棚子,就会有人过去聊天、交往、打牌,建筑会对日常生活产生实际影响。”马明华说,建筑不仅是一个空间,不仅是美不美的问题,它会对环境、对社会、对人产生价值与影响。


未来必然有更多样化的建筑。但无论怎么变,建筑是为人,为社会,为环境服务。马明华说,建筑本源的价值是不变的。

文章标签:设计师设计分享

本文地址:https://my.lmcjl.com/post/39.html

版权声明:本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除特别声明外。

本文链接:https://my.lmcjl.com/post/759.html

展开阅读全文

4 评论

留下您的评论.